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以下简称“艺术节”)作为文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主办,艺术节一直秉承“搭建国际文化交流桥梁、打造原创新作展示平台、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促进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宗旨,从第十九届起,将重点聚焦最具有文化产业属性的演出品类——音乐剧,以“搭建音乐剧交流展示平台,汇聚和培养本土音乐剧人才,集聚音乐剧产业资源,促进音乐剧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剧荟·合鸣”为主题,从2023年9月至10月,将隆重推出多台舞台艺术精品佳作、1场音乐剧分享会及多场周边活动,聚焦原创精品音乐剧的创新发展,舞剧、音乐会等百花齐放,用佳作共创锵锵和鸣,助力文艺创作繁荣发展,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盛宴。
9月23日下午,第十九届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音乐剧分享会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成功举办。此次分享会探讨了音乐剧在大湾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实践路径,期望进一步激发、集聚音乐剧产业资源,推动深圳发展成为音乐剧“源头”和“潮头”。
第十九届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音乐剧分享会受邀嘉宾有,中国香港作曲及作词家协会理事陈少琪,中国澳门原创音乐剧音乐总监陈蔚风,中国香港著名作曲家金培达,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戏剧编导、影视编剧田辰明,青年制作人、一台好戏创始人汉坤。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艺术处有关负责人,市及各区的文艺院团、艺术场馆、剧协、音协、舞协、文化馆等文艺工作者,以及约百名音乐剧爱好者参加了分享会。
本次音乐剧分享会以“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剧孵化及产业链搭建”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音乐剧与城市的关系进行了主题分享,分别就“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剧的制作及创作方向”“如何为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剧的教育与孵化注入新的动力”“畅谈粤港澳大湾区未来音乐剧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剧的制作及创作方向”议题环节,陈少琪以本土文化融合和音乐剧制作趋势为主题,探讨大湾区独有的地域文化和传统,他认为岭南文化与音乐剧结合将能够摩擦出不同的火花,通过这样的创作更能够吸引到国际的关注。
金培达以国际化创新和新兴科技应用为主题,探讨了如何研创多元化的音乐剧。他认为舞台和科技的关系在音乐剧的创作过程中互为补充,所有的科技和表现形式基本上都源自人的思维,同样需要依靠新的科技来辅助实现,要探讨大湾区未来的音乐剧发展,首先要把握本土的科技优势,扎实培养舞台技术人才,才能更好地用科技完成艺术的表达。
陈蔚风与田辰明从不同的角度分享自己对“如何为粤港澳大湾区音乐剧的教育及孵化注入新的动力”的看法。
陈蔚风从音乐剧师资、音乐剧实践平台、音乐剧商业化三个方面进行交流,他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着力发展音乐剧有着巨大的市场和潜力,他期待能够在未来与深圳本土演员强强合作,创造更多音乐剧的可能性。
田辰明表示,深圳可以凭借城市优势推动多元文化聚集以及产学研新方向,创造更多良性的商业模式。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邀请世界各地的专家一起深挖本土故事,以外部视角创作更加喜闻乐见的音乐剧,从而广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让本土文化走向世界。
在“粤港澳大湾区未来音乐剧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议题讨论中,汉坤从多元化、多领域的视角出发,探讨受众培养和市场拓展与推广策略。结合z时代剧场生活方式以及演艺新空间的话题,他认为当下以上海、深圳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他们的消费趋势已发生明显变化,正追求一种以剧场文化为代表的满足精神体验的消费方式。未来,只有精准洞察年轻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够让剧场文化成为观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马晨骋则围绕产业链构成、资金支持和投融资环境,探讨了搭建大湾区音乐剧产业联盟的必要性。他认为深圳是下一个可能成为最重要演艺市场的城市。深圳不仅仅是科技和经济的重镇,未来也将成为全中国文化演艺重镇,而音乐剧将成为演艺产业的发动机和推动力。
主题分享后,嘉宾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对如何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优势,推动产业融合,使大湾区音乐剧走向国际舞台发表了观点,观众频频报以热烈的掌声。
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一直秉承“搭建国际文化交流桥梁、打造原创新作展示平台、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促进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宗旨,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精品化”的定位。未来,中国(深圳)文博会艺术节将会继续用佳作共创锵锵和鸣,助力文艺创作繁荣发展,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的艺术盛宴。
来源:深圳文博会艺术节
审核:曾希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