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苑伟斌
12月3日,第六届深港(前海)人才合作年会上,《关于以全要素人才服务加快前海人才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发布。若干措施立足“构建多层次人才政策支撑体系”“推进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营造人才发展宜居宜业环境”“开展国际人才管理制度创新”四个方面,共推出20项具体政策。
建港澳专业人士执业“深港通”机制
《若干措施》提出,在争取放宽港澳执业资格条件方面,将前海作为港澳与内地执业资格制度相衔接的试点基地,率先建立港澳专业人士执业“深港通”机制,允许港澳专业人士经备案后,在前海直接提供服务。
在法律、医疗以及建筑等具体行业,将深化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试点, 支持港澳律师扩大执业范围,争取对港澳会计师事务所采用更加灵活的管理办法,减少合伙人有关限制;放宽医疗机构和港澳医师准入条件,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医学人才队伍;支持由前海香港有关机构,共同认定一批等同于内地同类特级、一级资质的香港建筑工程机构,直接参与前海政府和社会投资建设项目。
在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就业创业上,鼓励港澳青年来前海实习就业,对引进的港澳青年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就业资助,并给予用人单位招用和实习补贴。还将加快建设国际专用通信通道,建设全光网络城区,推动深港手机通讯同城化,实行前海公共 wifi网络“深港通”。
试点境外专业技术人才特聘高端职位
《若干措施》的发布意在引进现代服务业国际专业人才,打造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人才高地。前海将探索试行境外专业技术人才特聘高端职位试点,按需设置联席处长、特聘专员、高级顾问等特聘岗位,聘请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熟悉国际商务、法律、金融、财税、基础设施等规则的国际专业人才参与前海事务。
为创新国际人才出入境便利制度,前海争取率先开展技术移民试点,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移民规则,试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争取下放外国人永久居留审批权,实施配额、备案管理制度,对外籍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外籍华人、海外留学生、非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等不同人才群体分类施策。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人才,在前海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前海还将创建粤港澳大湾区深港博士后融合实践基地,构建前海“1 n x”博士后协同发展机制。
建立人才数据联动共享机制
《若干措施》中提出建立国际专业服务业产业园。通过“线上平台 线下空间”融合发展模式,利用港澳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化优势,大幅提高前海现代服务业市场开放度,聚集一批国内顶尖的法律、会计、咨询、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机构,形成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专业服务业集聚区。
在构建人才法治保障创新体系上,将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知识产权生态系统,探索推进前海涉港因素商事合同选择适用香港法律,持续提升执法司法和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水平,形成与国际化现代化新城区相适应的综合执法体系,为人才发展营造公开透明、公平有序的法治环境。
前海也将借助智能化手段绘制前海人才画像,精准把握人才群体特征,提炼紧缺急需人才类型,定期编制和发布前海外籍紧缺人才职业清单。建立人才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为分类精准开展人才服务创造条件,为全市招才引智、人才评价、人力资源开发等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