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福田红树林湿地为主的深圳湾,是东半球候鸟重要栖息地和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中转站”。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北京时间11月13日在中国湖北武汉主会场和瑞士日内瓦分会场圆满收官。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在<拉姆萨尔湿地公约>框架内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决议草案》,随着大会主持人手起槌落,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内响起一片掌声。

  该文件提出,欢迎中国和其他有意愿的国家共同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提案,将保护、修复、合理利用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作为其工作重点。决议鼓励所有感兴趣的缔约方、ngo、社会组织,以开放、包容、透明的方式,自愿参与中心的建立和运作,鼓励中心与全球其他红树林机制紧密合作、互相支持。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的国际红树林中心将设于深圳,这也是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

  国际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雷光春表示,中国提出要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这对全球的红树林保护修复、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也体现了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中的大国担当。

  作为深圳市树的红树,是湿地重要物种之一,也是深圳精神的文化象征。全市现有红树林约213.62公顷,主要分布在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中国红树林博物馆)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深圳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博物馆。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