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第二届社区废弃物管理论坛9日-10日在线上开幕,来自国内多地的社区废弃物管理相关领域业界人士展开交流对话,共同探讨可持续社区发展。12家网络平台同步播出。万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石、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一级巡视员李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贾峰、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发表致辞,祝贺论坛的召开。
本次论坛以“向未来,育先机”为主题,设置“我们的城市”、“我们的食物”2大版块。包含5大议题:现行政策剖析,实践痛点分析与对谈,公益力量参与,从厨余到沃土:社区厨余垃圾在地资源化的方法与价值,从厨房到土地:绿色善食之旅。13位来自国内社区废弃物管理、可持续社区发展等相关领域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科研院的代表分享了政策、观点、经验和研究成果;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5个城市的政府、环保企业和机构的7位代表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痛点进行了对谈;首届717我是善食君创意大赛的8位获奖者及评委分享了食物零浪费的创意、行动和思考。
去年11月以“向未来再出发”为主题的首届社区废弃物管理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 24 个省、市、自治区近300名政府、企业、学术和公益人士参会。第二届论坛主题设定为“向未来育先机”,意即探讨在疫情这一人类危机面前,可持续社区发展如何谋育先机。
主办方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表示,如果说首届论坛侧重于“破题”,那么第二届论坛则更加“聚焦”。“社区废弃物的管理涉及的面很广,面临的困难也很多,我们希望通过论坛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分享观点、知识与技术,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各个层面的协作,共同探索新的模式,实现新的突破。”
本次论坛聚焦在“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的食物”两大板块。在“我们的城市”环节主要围绕“可持续社区”探讨如何建设绿色城市,促进不同环保力量的借力、协同与深化。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认为,“无废”城市不是没有废物的城市,而是居民知晓废物流向、专业人士能追踪废物流向的过程。
图说:参与论坛嘉宾包括,廖齐梅,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分类中心主任、周观明,广东省环境保护志愿者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于景成,北京昊业怡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水龙,福建一点蓝色环境集团董事长、刘源,万科公益基金会项目总监
针对垃圾分类,循环经济专家、北京市政府参事王维平认为,基本条件是要有分类处理的设施、分别回收利用的产业体系,同时还需要居民知晓率达到85%以上,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形成合力。本届论坛有来自北京、广州、成都等多个相关领域公益组织参加。
推进垃圾分类的首要工作之一是厨余的分离,据统计厨余垃圾约占居民每天所产生垃圾总量的一半。论坛围绕社区厨余垃圾在地资源化的方法与价值、从厨房到土地的绿色善食之旅等展开分享,呼吁人们从减少食物浪费实现源头减量,并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同时通过推广厨余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有效减轻环境污染。
《从班加罗尔到深圳大梅沙》王石在线诠释食物零浪费
厨余垃圾是垃圾处理的痛点,厨余垃圾占了我们每天所产生的垃圾总量的一半,与其他各类垃圾混合处理不仅影响水、土地和空气的质量,还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而食物浪费也加剧了厨余垃圾的产生。
12月10日,王石理事长在万科中心在线直播,引导媒体参观了万科中心及屋顶花园,现场诠释万科公益基金会从厨房到土地,实践食物零浪费的理念。基金会借鉴了班加罗尔的模式,并且考量了中国厨余垃圾的特点,通过生态化、在地化方式,快速处理厨余垃圾。在万科中心设置了堆肥桶,将园区内的厨余垃圾、落叶、黑水虻虫粪进行混合堆肥。万科中心还设立了黑水虻处理中心,将厨余垃圾进行生态化处理,每天能够处理食堂绝大部分和办公区的厨余垃圾,促进垃圾前端分类,减少食物浪费。基金会建立了大梅沙生态花园,其中零废弃屋顶花园建设的材料大部分是园区内回收再利用的废弃物,厨余垃圾通过生态化处理和种植形成生态循环,园林垃圾可以就地堆肥处理,不仅保持土壤,还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同时,花园由员工和社区成员共建共管,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发展。大梅沙生态花园的成功经验使得建设城市立体花园成为可能。
在危机中蕴育希望,给未来以期许
万科公益基金会以“面向未来,敢为人先”的理念,关注对未来影响深远的议题,以“可持续社区”为目标,推动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当前着重在社区废弃物管理等领域展开工作。
谈到举办本届社区废弃物管理论坛的初衷,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表示:社区废弃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领域,涉及到环境、社会、人文、法律等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公益组织在其中应该是一股创新的力量,有很多新的方法不可能很快、很大规模的由政府来推动,或者形成产业,而需要一些试点。万科公益基金会资助各种试点和研究,发现已经孕育的机会,培育未来发展的机会。我们希望通过论坛分享创新经验,希望通过论坛让社会各界把握社区废弃物管理的发展方向,洞察先机并继续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
(审核:李昌怀)
(编辑: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