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以“新旧相生,活力再造”为主题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在深圳举行。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庄惟敏、何镜堂,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王爱朝,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杰峰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参加活动。
聚焦:多维度阐述城市更新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这是“城市更新”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里,并成为“十四五”以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路径。
“如今,城市更新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们要更加深刻的领会其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认为,对于建设行业从业者而言,城市更新是一次历史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在微观上,要通过创新技术手段,更经济、更合理、更高效的对单体建筑进行改造;在宏观上,要通过城市更新提升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宜居性、包容性和生长性,进而为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提供内生动力。专委会也将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提升专业优势,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本届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学术年会上,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和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分享。大咖们围绕建筑绿色改造、城市更新的设计创新实践、城市更新与区域发展、关联设计等方面,从多个角度深入解读了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新旧相生,活力再造”这一宏大主题。
孟建民:以超前眼光做好城市空间规划设计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表示,城市发展从增量时代迈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则成为盘活城市土地的重要手段。为满足形势下城市建设发展需求,从业者要做好对存量建筑的消化与改造提升,激活低效利用的土地或空间,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同时,从业者要提高站位,全局谋划,以超前眼光做好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人的需求与城市发展定位,围绕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双碳”战略等,对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的设计规划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创新。
孙一民:以绣花功夫实施城市更新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孙一民认为,城市庞大复杂的工程类型,其科学建设有赖于决策、设计、实施和运维的全过程协同,其中前期策划尤为重要。在前期规划工作中,要实事求是,科学统筹谋划,结合现有工程技术、市民生活、城市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设计,确保规划能够落地,而非停留在图纸上。在存量空间改造方面,不要“大拆大建”,要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从居民需求出发,以绣花功夫,通过技术手段让老旧场所“旧貌换新颜”。
倪阳:城市更新中的美学元素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倪阳表示,美是主观、也是客观的。每个人的审美都具有差异性,在城市更新设计中,可以通过色彩表现、冲突设计等手法,给大众带来美学体验。譬如,在改造新建过程中,通过保留“旧”建筑上的历史痕迹,让“传统的、旧的”东西,与“现代的、新的”建筑形成对比,产生不一样的“冲突美学”。
陈日飙:重绘城市记忆 活化利用工业遗产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日飙表示,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工业发展历程与市民的记忆,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在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过程中,要把保护好工业遗产作为第一要义,在不影响主体结构和历史价值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市民公众利益,将文体设施、休闲设施、商业业态与工业遗产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好遗产保护、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的多元目标,实现多方共赢。
洪卫:解读城市更新之“新”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洪卫认为,城市更新之“新”首先体现在形势的“新”,当下经济发展迅速,城市日新月异,未来经济形势、城市发展定位都会产生新的变化。其次,在新形势下,建筑也必将出现新的功能,会出现更多具备多功能的复合空间。而新的建筑功能的出现,也会让市民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新的发展性需求。
陈子阳: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 “有机更新”“微更新”“自主更新”
何谓城市更新的“有机更新”“微更新”“自主更新”?在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陈子阳看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对城市发展规律、对城市空间、对城市生活形态的尊重。而“有机更新”、“微更新”、“自主更新”是对可持续发展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分解、深化。“有机更新”的核心要义是对周边建筑、巷道、空间的尊重,从中梳理出和原有建筑、城市文化相匹配的空间体系。“微更新”对空间进行小范围的改造来提升城市品质提升,是对城市空间使用者的尊重。“自主更新”则是对改造意愿和改造方向的尊重。
薛升伟:满足人的需求才能让城市更具活力
华阳国际设计集团副总裁薛升伟表示,城市更新应该“以人为本”,只有满足人民需求的城市更新才有生命力。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可以说,从城市诞生那一刻起,人与城就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城市更新要充分考虑人们当下的、普遍的、日常的需求,提供生活、社交、消费、娱乐等多方面的空间、场所。
钟乔:公共文化设施设计既要“阳春白雪”更要“下里巴人”
筑博设计集团高级副总建筑师钟乔表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公共文化设施设计既要“阳春白雪”,更要“下里巴人”。除了艺术馆、美术馆、剧院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小而美”的书屋、社区公园等基础文化设施也不可或缺,既要满足公众对高层次文化的追求,更要满足普通群众的文化需要。
陈竹: 城市更新中的“新”与“旧”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陈竹表示,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旧”代表的是旧的功能、设施、场所,“新”代表着新的功能的置换,新的生活。通过对“旧”事物的评估,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保留下来进行再造,实现“新”“旧”空间、功能的有机融合。
审核:程钰骄
编辑: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