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4年2月3日7时37分,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冠名的“港中深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从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名字将在苍穹中闪耀,开启星际探索之旅。

  此次任务是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第二个轨道面,以一箭11星方式发射部署,其中一颗卫星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冠名为“港中深一号”。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是时空道宇建设运营的全球首个商用通信导航遥感一体星座,为人类未来出行领域,如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消费类电子领域提供高可靠、低成本的应用服务。“港中深一号”卫星具备通信、导航、遥感等功能,提供卫星数据产品及服务,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助力卫星应用商业化、规模化、全球化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与卫星研制单位时空道宇携手,结合航天科技,开展前瞻技术研发,推动中国航天科技规模化应用。

  2024年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十周年,在此重要节点,“港中深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大学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国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建设。航天探索活动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

  建校十年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扎根深圳,在四幢破旧厂房和一片荒芜的土地之上,建设了占地1.3km²、建筑面积133万m²的美丽校园,现有师生1.3万余名,连续4年位居中外合作大学排行榜第一。在学科设置上,也始终积极回应祖国需求,满载着国家对高新技术发展的理想和目标,奋力启航,以达星际。

  202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香港中文大学推出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及x双主修课程,此课程旨在为学生传授该领域的专业知识,让学生运用数据设计创新方案,以研究外太空及保护地球。双主修课程的学生,在校期间将有机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各类企业实习、访问及相关科研项目,大学希望借此机会,立足教学,深化科研,培养航天科学人才,探索宇宙奥秘。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说:“探索宇宙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中国航天人自强不息、奋斗不懈,创造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辉煌成就,这种艰苦奋斗的航天精神是新时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未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继续与航天科技领域的j9九游会直营的合作伙伴密切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我国航空事业和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

  本次卫星发射仪式,大学共邀请了10名代表前往西昌观礼,观礼团成员包括经管学院章雯教授、理工学院吴辰晔教授、2014级家长金婷华爸爸、2015级家长隋昊臣妈妈、2014级校友代表万玮、2022级人文社科学院学生王一诺、2023级经管学院学生吴桐等。

  经管学院章雯教授表示:“我见证了大学从无到有的过程,每时每刻都真真切切地能够感受到这所大学所蕴含的无限可能和蓬勃发展。”在仰望星空时,章雯教授做了一个神奇的联想:“卫星相比于浩瀚的宇宙是那么的渺小,可是这个小小身躯的背后却是无数航天人的艰苦研发成果。我们的港中大(深圳)也就像这颗卫星一样,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精神,温柔且坚定地在祖国的教育星空守护。”

  理工学院吴辰晔教授感慨道:“当我静坐在山顶的看台上,仰望着那漫天闪烁的繁星,心潮澎湃地等待着‘港中深一号’发射时,杜牧的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不由自主地浮现在心头。” 吴辰晔教授表示他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连接:“港中大(深圳)的十年辉煌,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也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科学的和谐交响,更象征着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壮丽篇章。”

  2022级人文社科学院学生王一诺难掩心中激动:“早上7:37,迎着第一缕朝阳,看见我们的火箭卫星缓缓升空,真的非常高兴。越来越多的火箭和卫星成功发射,预示着祖国的航天事业有新的进展和突破,作为中国人我非常骄傲和自豪。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祖国能够繁荣昌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能够越来越好,桃李芬芳。”

  2015级校友家长隋昊臣妈妈说:“在建校十周年之际,亲眼见证“港中深一号”的发射意义非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国家人才的培养基地,希望港中大(深圳)能越办越好,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

  审核:刘芷杭

  编辑:李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