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是绚丽的沙漠瑰宝。敦煌文化映射的是民族血脉,是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气度和神韵,亦是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在此时代背景下,《境在敦煌·伎乐飞天》沉浸式数字展演应运而生。
全球首次亮相,让珍贵艺术触达更多观众
5月30日上午,《境在敦煌·伎乐飞天》数字艺术沉浸展演于深圳华侨城ocat ab展馆正式开幕。深圳报业集团原总编辑、深圳特区报原总编辑、深圳市文化创意与设计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斌,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副院长罗春,深圳市企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执行会长、深圳市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康永魁,华侨城文化集团副总经理杨闩柱,深圳市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深圳市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李昭双,中华文化发展协会副会长、香港孔教学院副院长、云峰画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孔树林,深圳市文化创意行业协会北京工作站副秘书长孙静,敦煌国际艺术研修中心主任李智等嘉宾莅临参观并发表演讲。
冲破圈层,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穿越相遇
随着文化娱乐形式日益多样化,艺术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参展在年轻的观众群体中迅速升温。大家对于展览也是从观展向参展的转变,观众更期待通过“观展”完成学习、探索、社交,进而提高自身的参与感。数字技术和数字艺术的参与,扩展了展览艺术创意的更多可能性。
《境在敦煌·伎乐飞天》邀请著名数字导演、策展人黄柏执导,敦煌文化学院与观在文展(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沉浸式数字展演项目。主创团队历经五年打造,让文物“活”起来,展览内容不再局限于安静的照片文字,而是借助数字艺术的创意手法,将敦煌舞蹈、乐器、戏剧、展览、绘画、历史以全新的方式重聚、重塑、重现、重生,创造了一个绮丽梦幻的敦煌世界,使观者穿越时空感受沙漠瑰宝的魅力。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让虚拟融入现实,感官融合感受,绚丽交汇于时空,多重节奏数字展演升级文明解析的空间,展演结合,颠覆公众对展览的传统认知。
一场跨越千年时空的对话,策展人黄柏谈敦煌
黄柏分享了前面七个篇章的内容,第一篇章“又见丝路”,铁马风铃,重新绘制的丝绸之路光影长卷。第二篇章“乐开敦煌”,长长丝路极目望不到尽头,但穹顶之上,是尘封了数个世纪的乐器,通过艺术装置的形式重奏华章。第三篇章“伎乐飞天”,跨越千年,24个伎乐飞天亮相,手持乐器,姿态飘逸灵动,盛景缓缓呈现于眼前。第四篇章“藏经洞”,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敦煌藏经洞。四万卷经书汇聚在此,如天书般,矗立在黄沙之中,见证着时代,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也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 第五篇章“九色鹿”,九色鹿姿态昂扬,足踏祥云,配色丰富鲜明,线条流畅,展现中国风情与佛教意蕴。观众可以与九色鹿互动触摸,沉浸式感受这份灵动奇趣。第六篇章“石窟走廊”,密布于丝绸之路沿线的大大小小的石窟,如同佛陀撒落的串串珍珠,历千年而不毁,既是佛教、文化、艺术的结晶,也是丝路历史的见证。第七篇章“境在学堂”,线上线下结合、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寓教于乐的研学体验课——境在学堂,现场有专业老师的沙龙讲座,精美壁画的手绘学习,文创手工的创意学习等。孩子们在境在学堂体验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另外,黄柏讲道:“几个世纪以来,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荟萃和集散之地,诞生了享誉中外、独具特色的文化。在莫高窟,这里的每件文物都是一个时间旅行者,向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这次展览本质上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同时,他也感慨道,敦煌文化弥足珍贵,但只是中华文化的其中一部分,除了敦煌文化以外,中国还有太多需要保护的文物,希望观者能够透过本次展览更加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在参观的过程中,哪怕内心只有一个刹那的触动,也能为这次展览增光添彩。这也是策划本次展览的初心。
80年来,敦煌研究院一直采用各种各样的技术不断地保护敦煌,无数的文物工作者将毕生精力倾注到了敦煌,更有大众自发地宣传敦煌文化艺术,为的就是守护敦煌这个艺术宝库。
未来《境在敦煌·伎乐飞天》不仅限于在深圳,还会登陆北京、上海、杭州、长沙等多地进行全国巡展。同时还会有相关ip周边开发、联名等多种形式与大家见面。
审核:刘芷杭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