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负责组织建设的深圳市医疗器械检测和生物医药安全评价中心建设项目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中区的项目现场正式举行竣工交付仪式。该项目的建成,对培育壮大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保障质量安全和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助力深圳药检行业跨上新台阶
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质量和安全关乎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因此,推动新一代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尤为重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今年新冠疫情爆发时,口罩、额温枪、呼吸机等医疗器械产品及疫苗生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品的安全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成为深圳市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
因此,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疗器械检测和生物医药安全评价中心,不仅是人们安全使用食品与生物医药产品监管设施建设的重要补充,也是新时期深圳药品监管部门提高监管能力、履行科学监管的重要平台,更是深圳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资料显示,此次竣工交付的深圳市医疗器械检测和生物医药安全评价中心建设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中区药检院院内,是在原有土地和周围空间,新建起的一栋地上19层、地下3层(结构高度94.8米)的综合实验大楼。项目概算批复投资为8.17亿元,占地面积约357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259.19平方米,于2016年11月正式开工。项目集医疗器械检测、glp安全性评价、微生物检测和保化毒理检测及实验动物用房等各类功能复杂的实验室垂直分布在整栋建筑中,是目前全国药检系统中规模最大、工艺最复杂、涉及使用领域最广的专业高层实验大楼,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尚属首例。
该项目的建成,既是保障深圳市生物医药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开展生物医药监管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技术平台,更是促进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的强大引擎,将为我市生物医药企业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快国际化进程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先进技术运用提升建筑“科技力”
深圳市医疗器械检测和生物医药安全评价中心建设项目集各类功能复杂的实验室于一体,并垂直分布在同一座建筑中,这对建筑空间及工艺设备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署与各参建单位坚持bim全生命周期运用理念,实现bim 设计、施工、运维,通过创新设计、精心筹划、样板先行、智慧营造等措施,克服了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首先,是全过程工程咨询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全过程咨询团队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能力,市建筑工务署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坦诚沟通,明确责任,下放权力,引导其在该署的管理平台上,放手大胆进行工作,包括在设计管理,协调,工艺咨询,图纸审核,市场调研,招投标管理,发包范围确定,bim运用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与重要的作用。
其次,参建单位是关键,择优招标选龙头。市建筑工务署在招标前期开展一系列深入调研工作,充分了解潜在投标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以及国内(行业内)标志性、大型或者最新的工程案例等,分别从专业资质门槛、评标、清标、定标等关键性条款设定,梳理出30余种非署材料品牌库品牌,最终以工程设备采购及安装的招标的方式择优招出了行业领先的承包单位。对此,总包单位中建三局二公司选派出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积极与市建筑工务署、设计、监理等单位通力合作,攻坚克难,探索项目高质量建设新路径,圆满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
最后,是致力实现bim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市建筑工务署全面建立起基于bim的项目管理体系,创新bim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探索实现“bim 运维”,做到结果可用的“数字交付,智慧运营”管理新模式,打造政府工程bim应用示范项目。
攻坚克难解决项目建设难点
上述负责人表示,在深圳市医疗器械检测和生物医药安全评价中心项目的组织建设过程中,市建筑工务署根据其结构设计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顺利解决了项目建设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和影响。
由于项目机电系统较多,调试难度和时间相应增加,不可预见因素出现的几率也会增加。为此,市建筑工务署首先择优招到行业内优秀、专业的承包商对这些系统进行安装和施工,并组织各家单位编制详细的调试计划和方案,明确临电调试、正式电调试、单机调试、联合调试、确保调试人员等,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由于该项目为实验大楼,对于普通实验室房间的天花排布与常规建筑相比较为复杂,空调送排风口、实验台功能柱、通风柜等均影响排布的设施,为了使天花尽量简洁有序又满足功能需求,市建筑工务署增加了相应的排布和协调工作。
此外,该项目每层功能平面布局较常规项目相比,没有标准层且每层都有区别。为保证项目的精装效果,市建筑工务署组织了设计、施工单位对每层功能区进行梳理,对于不同功能区、不同洁净度级别采用地面材质和颜色加以区分,并通过bim建模进行逼真渲染,增强可视化和直观性,方便使用单位定样确认。
屡获殊荣尽显政府工程“工匠精神”
通过多种信息化先进技术的尝试和运用,深圳市医疗器械检测和生物医药安全评价中心项目在组织建设的全过程中屡屡摘得各类重要奖项,充分体现出政府工程建设的“工匠精神”。
截止目前,该项目荣获2020年中国建筑业协会颁发的第五届中国建设工程bim大赛bim技术综合类 “一类成果”、 bim“荣誉白金级”示范工程项目,先后获得勘察设计、创新杯、物联杯等分类bim专项奖,并辅助项目取得了省市双优工地和优质结构奖等荣誉,为最终争创“鲁班”、“国优”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深圳市医疗器械检测和生物医药安全评价中心项目深入推进落实“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在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下,联合深圳市急救血液信息三中心公共卫生服务综合楼项目成立了工程管理中心第三临时党支部,开展了对工人进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党团主题会议等活动,发动各方力量助力项目推进。
项目竣工交付后,市建筑工务署将秉承“廉洁、高效、专业、精品”八字方针,“交钥匙不交责任”,一如既往跟踪落实后续工作,持续做好服务、全面落实整改并积极做好总结,充分发挥项目本身在药检行业的重大战略作用,助力深圳改革创新再出发,在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方面打造先行示范。
深圳政府工程全面提效增速
深圳市医疗器械检测和生物医药安全评价中心项目的竣工交付,只是市建筑工务署作为深圳政府工程“大管家”一个标志性的工作侧影。2020年全年,该署计划完成投资156亿元,同比增长49%,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项目建设、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等工作,安全高效完成全年建设任务,推动政府工程全面提效增速。
今年以来,由市建筑工务署负责建设的深圳中学(泥岗校区)、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人才研修院智汇公寓、南方科技大学(二期)二三标段、深圳大剧院维修提升等15个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其中,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从项目开工到建成仅用10个月,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落实“双区驱动”战略提供了基础设施硬件支撑;深圳大剧院维修提升项目高标准完成,为顺利举行特区成立40周年文艺晚会提供了场地保障。
同时,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市第二儿童医院、新华医院、深圳大学西丽校区(二期)、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一期)工程、深圳机场t4航站区软基处理工程等28个续建项目均按计划正常推进。50所市属公园“厕所革命”项目进展顺利,年底将全部完工。
此外,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场地陆域形成及软基处理工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改扩建工程(二期)、深圳市质子肿瘤治疗中心、皇岗口岸新建工程、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等34个重大和民生实事项目已开工建设;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音乐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二期、鹏城实验室石壁龙园区一期建设工程、创新创业无障碍服务中心、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深圳市文化馆新馆等130个前期项目也正有序推进。
“2021年,我署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推动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建筑工务署表示,首先,是要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内部组织和流程变革,扎实做好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工作;其次,是要着力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努力打造一批湾区地标、时代精品、城市杰作,加大对标志性项目的统筹协调力度,确保一批重大项目和民生实事项目建成投用;第三,是要进一步完善适应政府工程高质量发展体系,不断提高政府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全过程设计品质管理、全链条招标择优工作,全面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第四,是要为政府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坚强保障,持续筑牢疫情防控底线、质量安全底线、维稳底线和廉政建设底线。
(通讯员:张程)
(审核:刘昱婵)
(编辑:金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