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随着《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建设民生幸福标杆”的美好愿景浮出水面。三年多来,各行各业聚焦“民生”主题,共同为深圳市民的美好生活向往献策出力。

  随着2022年上半年的结束,深圳金融业“成绩单”也新鲜出炉。其中,深圳中行人民币储蓄存款规模在深圳市场率先突破3000亿,个人客户数突破1400万户。来之不易的成绩单背后,折射出深圳银行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映射出深圳银行业“建设民生幸福标杆”的用心与努力。

  挖掘新市民需求 精准优化金融供给

  按照银保监会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各项部署和《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努力让新市民等群体在深圳安居乐业、安心发展”要求,为保障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落地见效,深圳银保监局制定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专项工作方案,深圳银行业保险业聚焦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建机制、促创新、优服务、提质效,努力打造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深圳样板”。

  让金融服务成为新市民基础民生领域的保障。深圳是创新之城、创业之城,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群汇聚于此,因此深圳有大量的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基础金融等领域有旺盛的金融需求。

  针对新市民创业就业融资缺信息、无抵押、融资贵等问题,深圳银行业着力疏堵点、破难点、治痛点,以普惠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新市民创业就业。据了解,早在90年代初期,深圳中行就依托金融科技优势,率先布局个人金融服务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1992年,深圳中行人民币储蓄存款首次跃居市场首位,奠定了“领头羊”的地位,并在此后三十余年间一直处于市场领先优势。

  如今,在深圳银保监局的指导下,深圳中行充分发挥在个人业务领域的领先优势,推出了“鹏城新市民  快乐‘梦享家’”新市民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方案涵盖“梦”、“享”、“家”、“快”、“乐”五大系列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金融需求。

  深圳中行加大对吸纳新市民就业较多的制造业等行业金融支持力度,满足“专精特新”、普惠小微等企业信贷支持;此外,该行还加强创业就业信贷支持,推出“个人创业担保贷”“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中银科创贷”,以及针对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启航贷”等融资产品,全力满足新市民创业所需资金支持。

  深圳作为有众多外来人员务工的城市,保障新市民的薪酬发放等权益,是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保障的关键之一。深圳中行推出“薪享汇”专属发薪平台,满足人民币“监管 代付”业务,线上解决员工办卡、发薪制表、日结、周结等多频次薪酬发放等灵活就业人员发薪需求。

  中国银行深圳中建大厦支行工作人员表示,“疫情期间,‘薪享汇’帮助某科技企业解决了异地员工发薪的问题。企业员工通过该平台进行线上办卡,银行工作人员审核完毕后将卡邮寄出去,企业也得以顺利发放员工薪酬。”

  “小切口”聚焦大民生  暖心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感

  伴随着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老人养老服务供给的话题也受到全社会关注,老年群体的金融服务也在不断升级。如何让金融服务有“老年专属”特色,助力老年人乐享老年生活,这也是深圳金融业所密切关注的内容。

  深圳中行针对新市民消费、教育、养老等多场景,推出了“享”系列金融服务,提供各类金融支持和便民服务。深圳中行在网点设置了“暖蜂驿站”专区,不仅配备饮水机、微波炉、休息桌椅、应急药箱、爱心捐赠柜、手机充电设备、报刊杂志、水杯、雨具等设施,让广大老年客户、新市民群体能“渴了有水喝、热了能乘凉、冷了能取暖、累了能歇脚”。

  除了老年人的金融服务体系,深圳中行还成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办公室,设立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岗,并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融入业务发展、流程管理的各个环节。

  担当社会责任,是金融企业坚持“金融为民”理念,推动“人民金融”发展的重要内涵。围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主题,深圳各大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深圳市人民银行中心支行、深圳市银保监会的号召,深入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深圳中行通过联动周边社区、街道办等机构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做好市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升市民风险防御技能。针对社会公众对金融知识的迫切需求和薄弱领域,该行聚焦“一老一少”等重点人群,通过“反诈风暴”系列微电影、投资消费警示系列漫画宣教等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宣教力度,并充分发挥金融宣传教育队伍力量,营造良好的金融宣传氛围。

  网点改造“旧貌换新颜” 金融服务“迎来5.0时代”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全球信息化浪潮,智能化、线上化的金融服务更贴合新时代客户的需求,网点转型成为未来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中行5.0网点,以往传统印象中银行网点客户等候区冷冰冰硬邦邦的座椅,已经被大气柔软的沙发取代;业内首创“人机交互”“人人交流”的分区概念,让自助设备与人工互动完美结合。

  “4.0的网点,交易型、操作型空间网点占比面积较高,服务效率需提升,网点分区功能单一,部分空间实际客户使用率低。”深圳中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到,“而全新5.0的网点,我们增加大型智能柜台,向顾客自助开放,有效提高了网点业务办理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中行分行营业部的大厅内放置了正在试运行的“社保卡实时制卡”智能设备,以往申请人需要等待15-30个工作日才能领到社保卡,如今,在这台智能设备上操作,申请人能够即申即领,极大地缩短了用户们的等候时长,提高了金融服务便民利民的效率和质量。

  据悉,目前深圳中行已在全市范围内完成30家网点的v5.0形象推广建设,该行还将各区不同的特色文化与金融场景的结合,在宝安区养老示范社区打造养老标杆网点、在龙岗客家居民聚居区打造“客家文化特色网点”、在罗湖区东门商业街区打造步行街特色支行,并在全市率先推出“政银e站”“微税厅”等政务服务,客户可在银行网点“一站式”办理银行业务及税务等政务服务。

  加速转型步伐 以金融科技惠民便民

  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规划》依据“十四五规划”提出新时期金融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明确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

  4月,深圳发布了《深圳市支持金融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关于促进深圳风投创投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并召开新闻发布会,进一步推动深圳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的数字化转型,既是时代社会的潮流,也是客户和群众应运而生的需求。深圳各大金融机构通过打造惠民便民的平台,不断加大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积极回应民生所需。

  据了解,深圳中行推出“中银在家”微信小程序,支持业务量较大的社保卡申请、各类证明资料快递到家、线上信息完善等功能。截至2022年5月末,“中银在家”累计注册用户超23万户,发生业务笔数超15万笔;客户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扫码或小程序主动发起贷款申请、填写和上传相关资料,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路”。

  深圳中行表示,金融科技的发展也解锁了跨境金融服务的新场景。例如,深圳中行先行推出“大湾区开户易”服务,香港客户通过中银香港网点,即可快捷开立内地中国银行个人账户。截至2022年5月末,大湾区“开户易”已开户超17万户,此外该行还推出了一系列关于便利化薪酬管理产品、跨境特色网点服务、尊享跨境非金融服务权益等创新举措。

  随着科技创新驱动加速,市民对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深圳中行依托手机银行7.0版本着力打造线上支付场景,针对市民购物美食、交通出行、休闲娱乐等方面需求,通过手机银行等渠道提供各类消费便利及优惠,并积极开展数字人民币美食半价、绿色出行数币特惠、食堂数币支付等市民喜闻乐见的数字人民币支付推广活动,让“智绘”美好新生活服务理念融入广大市民“衣食住行”等各个生活场景。截至2022年5月末,深圳中行累计开通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已超566万户。

  春风化雨,润万物无声。深圳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府战略性和前瞻性政策的大力支持,而深圳的发展,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开拓进取与鼎力支撑。

  深圳中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作为国有大行,将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做好民生服务保障上持续发力,通过更坚实的金融服务保障、更高效的金融服务质效,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新时代的民生答卷增添新的厚度与温度。

  (通讯员:冯靖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