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田苗 都广婷 钟桂 )上门回收纸皮不用付钱?居民自愿攒着白给? 61岁的萍姐拎着个蛇皮袋子穿梭在港隆城小区上门回收纸皮、塑料瓶等废品,一沓沓免费的可回收垃圾摆在居民家门口。居民们点名要送给萍姐。

  为什么居民愿意把自家的废品攒起来“送”给张超萍?因为张超萍靠回收“垃圾”产生的每一笔获益都捐赠给了基金会,而且这一捐就是六年多时间。六年多时间,张超萍已经记下了厚厚的一本账,哪一天收了多少斤废品,卖了多少钱都被她记录得清清楚楚,从最开始因为居民不理解一个月只卖了七八十块到现在平均每个月可以卖三四百块。“对于那些有困难的人来讲是杯水车薪也微不足道,但我是发自内心的想要通过自己的这一行为为他们做些事情,至少能感受到一份社会的温暖”。从张超萍的汇款记录看到,张超萍除了每个月捐几百元的卖废品的钱,还有一千多元是来自她发动百余位家人和朋友捐的款。六年时间,张超萍募捐了41286元。“我知道这个社会还需要帮助的人有很多,把钱交给基金会,让他们统筹好分配给那些最需要的人。”

  2013年,因照顾孙子需要,张超萍从江西来到深圳。“带着孙子在港隆城下面的广场玩,经常会看到很多志愿者和义工在那里做活动,刚开始是为了消磨时间,也会带着孙子在旁边听一听,有合适的项目还会参与一下。渐渐地,我觉得自己也可以为社会做一些事情。”

  孙子上幼儿园以后,张超萍跟着之前认识的一个靠回收纸皮捐赠的朋友干起来这份“工作”。“我是一名退休工人,每个月有2500元左右的退休工资。儿子媳妇都在深圳定居多年,有自己的一番事业,日常所有开支都是他们在管,这点退休工资供我自己用足够了!”张超萍表示:“刚开始我在小区回收纸皮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的。尤其是物业保洁员,以为我是和他们‘抢生意’,还有一些居民怀疑我卖了钱是装进自己口袋的。有时候在楼下整理纸皮的时候,也会有一些人过来说‘介绍一份这样的工作给我呗’,但是一听到没有工资就纷纷离开了。每次这个时候我都会保持笑脸跟他们解释,然后继续干我的活,时间久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少,现在这个小区至少有20户长期和我保持着联系,只要家里有可以回收的物品都会给我发微信”。为了不影响到其他人,也为了能将这份工作长久的做下去,张超萍置备了一辆小的手推车,即收即卖,也不用担心存储问题。她说:“别人信任我,我也不能给别人增添麻烦”。

  谈到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方式做公益时,张超萍的脸上多了几分自豪:“首先当然是年纪大了,而且这个时间比较灵活,好照顾家里。最重要的是,我的回收垃圾和别人不一样,我不仅会折得整整齐齐,还要进行垃圾分类”张超萍一边说着,一边把刚收到的纸盒子上的塑料纸撕下来放进另外一个袋子“这也算是做一份公益吧!现在各个小区都在宣传垃圾分类,还举行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宣讲活动,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垃圾分类的知识,所以在回收废品的时候会注意按照标准分类。环境保护太重要了!”在张超萍的带动下,10岁的孙子都有了很强的垃圾分类观念,也会时常帮助奶奶去卖“废品”、做公益。“小孙子很懂事的,家里的哪个垃圾桶要装什么垃圾,他基本都能分对。有时候放学了看我要去卖废品,都会主动帮我推过去,路上遇到同学,他还会大声告诉他们‘我奶奶’又去做环保了!”据张超萍介绍,今年的“六一”社区组织开展义工活动,小孙子也报名了。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张超萍说:“只要社会还有需要,只要我还有这份能力,我就会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