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合运对深圳旅游业40年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在他看来,深圳旅游资源贫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被世界旅游业理事会列为全球十大旅游城市之一,最重要原因在于,深圳旅游发展“敢闯敢创”,走出一条鲜明的旅游发展之路。
张合运透露,未来深圳将全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对标国际一流滨海旅游城市,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引擎优化旅游设施和服务,营造国际化、高品质的旅游消费环境。
张合运表示,深圳将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创新一批制度机制,推出一批政策举措,着力构建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文体旅游发展制度体系。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部署,深圳将在文体旅游领域加强与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厚植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蕴,不断增强港澳同胞的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我们将积极发展“文化 ”、“互联网 ”新型业态,推动文体旅游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使深圳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区域时尚创意产业和文化科技产业集聚高地。
深圳的旅游发展奇迹是如何演绎的?
张合运表示,四十载披荆斩棘,四十载砥砺奋进。40年,深圳实现了一座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旅游业与特区一起成长,一起发展,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之前,深圳的旅游业基本上处于空白,“旅游”更多是对外接待工作。特区成立之后,“特区游”成为国内旅游的起点。深圳旅游业自此起步、发展和腾飞。
从传统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深圳的旅游资源是相对贫乏的。在深圳,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名扬中外的历史文化资源。40年来,深圳旅游业正是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构建政府、企业、社会聚力发展全域旅游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山、海、城、人”协调发展,加快传统旅游转型升级,逐步形成“滨海浪漫”、“主题公园”、“文化创意”、“运动休闲”和“都市风情”五大特色产品,实现了深圳旅游业的多点开花与全面跨越,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深圳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截至2018年,深圳已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16家,现有星级酒店102家, 其中五星级酒店24家。2016年2月,深圳成功入选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名单,大鹏新区获评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蛇口太子湾获国家旅游局批准设立“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华侨城集团雄踞世界旅游景区集团四强,华强集团位列世界旅游景区集团第九名,“甘坑客家小镇”被评为“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1980年,深圳旅游产值仅仅510万元,2019年全市旅游业的总收入达到1715亿,增长近33000倍。2019年,深圳被国际知名旅游杂志《孤独星球》评为2019年全球十大最佳旅行目的地城市。被世界旅游业理事会列为全球十大旅游城市之一。如今,深圳旅游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作为全球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40年来,深圳旅游业有哪些独特的发展经验,是可以作为城市范例被借鉴的?
据张合运介绍,不同的城市和地区,都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与互补配置,已成为旅游业发展重大课题。40年来,深圳旅游业已形成鲜明的特色。主要做法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不断优化旅游业空间布局。一直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注重结合深圳城市特点和优势,从顶层设计、政策体系、产业空间布局等多方面着手发展旅游业。在顶层设计方面,2018年10月,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2018年11月,市长陈如桂提出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滨海风光”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文化区,形成高端、特色旅游群落。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加快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在完善政策体系方面,深圳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于2016年出台《深圳市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工作方案》,2017年制定《深圳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在优化空间布局方面,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着力打造“一带两极多组团”国际滨海旅游发展新格局。“一带”,依托全市近 260公里长的海岸线资源、港湾发展条件,打造一流国际湾区休闲旅游经济发展带,主要包括西部100公里都市海岸线、东部 160公里生态海岸线;“两极”,包括蛇口半岛一自贸区邮轮游艇旅游增长极、大鹏半岛一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增长极。
二是充分发挥深圳资源优势,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发挥优势,扬长补短,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体系结构,形成多样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序列。首先,做大做强做优主题公园。完善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东部华侨城等现代化主题公园群落,推动大小梅沙滨海旅游片区、青青世界、 海上田园、龙岗中丝园、文博宫、园山风景区、甘坑客家小镇等景点转型升级;其次,大力发展都市购物休闲。打造南山欢乐海岸、蛇口海上世界、罗湖万象城、华强北步行街、深圳湾万象城、壹方天地、盐田中英街、海鲜街等一批热点都市休闲购物综合体,目前全市共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121个,其中10万平方米以上的22个;其三,是全力融合山海生态与文化度假。打造全国婚庆旅游景点“玫瑰海岸”,累计接待30万对游客恋人。建设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以七娘山为主体,海岸地貌景观带为主要界面,融合旅游接待点、地质资源点、景观资源点,形成了“一核”、“一带”、“三点”的“113”格局;其四,丰富生态运动休闲。探索“旅游 体育”、“旅游 休闲”等旅游新模式。深圳国际马拉松连续四年荣获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参与人数超过3万人,2019年成为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成功入选世界马拉松50强。
三是不断提高旅游服务品质。提供更多精细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和更加舒心、放心的旅游服务,促进旅游供给品质化。实现旅游设施品质化。比如,甘坑客家小镇入选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先导区(基地)试点,东部华侨城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国家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的景区,太子湾邮轮母港开港运营等;提升旅游服务高质化。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指数测评,定期公布测评指数。提升导游领队综合素质,组织6000名导游领队开展文明旅游安全生产培训。2018年,处理投诉1675宗,理赔42万元,新增37家旅行社加入东南亚优质旅游先行快赔联盟,游客权益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四是加快构建全域旅游营销机制,旅游吸引力不断提升。树立系统营销、立体营销理念,综合运用城市形象推介、区域合作推广、旅游节庆宣传等手段,全面提升旅游业知名度与美誉度。加大城市形象推介力度。构建境内外高铁、地铁、广电、移动互联网等多维度、高渗透的宣传推介体系。编制新版旅游资料和旅游画册,制作新版城市旅游专题宣传片,加大在深圳广电集团、腾讯网络平台、城市主要路段以及cnbc国际电视台美国频道、欧洲频道等海内外媒体平台的广告投放力度。以“从深圳出发,看世界”为主题,组织航空、邮轮、旅游企业等市场资源力量,深入开展城市旅游品牌推广活动,提升深圳旅游业的影响力与辐射力。
深圳旅游业的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张合运表示,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与深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比,深圳旅游业发展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一是总体规模小,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18年深圳市旅游市场规模约合190亿美元,与北京、上海、纽约、巴黎等城市有明显差距。2018年国际游客占比1.49%,明显偏低;二是产业融合深度不够。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还不够,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工业、会展、消费等产业融合效益没有充分体现,旅游业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旅游产品结构有待优化,核心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旅游产品以主题公园为主,结构需进一步完善,度假旅游、会展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有待深化挖掘;主题公园园龄普遍在十年以上,竞争力下降;四是用地紧张,土地整备存在较多困难,导致旅游设施项目落地相对困难、规划建设周期长,一定程度影响了全市旅游设施规划建设进度。
深圳旅游业未来发展之路,是如何规划的?
张合运表示,特区40年,深圳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新时代,新征程,意味着新挑战和新希望。下一步,深圳将全力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对标国际一流滨海旅游城市,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引擎,优化旅游设施和服务,营造国际化、高品质的旅游消费环境。加快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城市。构建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的“西部活力海岸带”;依托南山、福田高科技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优势,打造中部科技旅游海岸带;依托东部优良的海滨自然资源条件,结合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建设世界级的东部生态休闲旅游海岸带。
在新的起点上,深圳文体旅游战线上的干部群众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创造深圳旅游业发展的更大辉煌和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