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馨茹古《孔雀牡丹图》

  在这批古彩珍藏中,我们喜见一件六十年代初段茂发为古彩生产线的“出样”单件《孔雀牡丹图》宝字瓶。该器与五九年“段茂发”“陶瓷学院”款《五伦图》宝字瓶应该出自一人之手,只是略显简化且因“待字量产”而无名款。画面中,无论是花叶、枝杆或湖石、孔雀等用线设色,包括肩颈边脚的佈置都表现出同样的元气功力。

图8图8

  五十年代初,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曾提出过“赶超康雍乾”的口号,许多陶瓷工艺合作社都放胆施技,出了不少精品;至五十年代后期,又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文艺思想和文艺理论的革新和革命,对正开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并进入国营瓷厂的陶瓷工艺各艺种,其波动虽不可忽视,但并未过于影响一些以创作研究为主的高层艺人不惜工本地出艺术精品。

  六十年代初,全国上下提倡移风易俗,破旧立新,励行节约,反对让费;陶瓷工艺界创导简单朴素画风,降低劳动成本,彩绘行业大批量生产所耗原材料及产品整体要素把控趋于内紧。

  然而,这个《孔雀牡丹图》宝字瓶,虽为出口批量生产设计出样,但在整体质量和艺术品味上,即便今天看来仍旧为上乘之作,佼佼之器。

  该宝字瓶画面中,翎翼华美的雌雄二孔雀,憇息于牡丹丛中的湖石上,款款深情,和睦互视。孔雀为吉祥富贵鸟,亦为百鸟之王,即“现实版的凤凰”,历来为艺术家所倾情描绘;而牡丹又为华夏花王,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学者、艺术家为其写神赋彩。而此器所绘红、白分明的两款牡丹:绣球状、塔楼型,在穿插的枝蔓与阴阳向背大绿苦绿嫩叶的衬托下生机勃勃,告白天下皆春,四海晏然。

  当时为古彩外销瓷作如是形式的吉祥画面设计,在继承悠久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显然作了谨慎的把握分寸的创新,也得以引领了六十年代古彩翎毛的生产。故而,该器的时代特征,在行家看来,当是一目了然。

  诚然,越趋现代,古彩艺术对自身传统的坚守越非易事。面对铺天盖地,琳琅满目的画种、艺种的全方位挤压,古彩的生存全赖坚韧顽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丰满的能力。本着对古彩艺术的虔诚,以古彩的审美意识检校一切艺术并翻译整理成古彩绘画语言,以备创作中随机致用——这无疑是贯穿段茂发整个艺术生涯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对现实世界所有美的发现,被感染,被打动,都透过其价值取向转移到精神世界作充分文化酝酿勾兑,燃烧起创作冲动,并且弃杂念,去时俗,结合自身突出的造型能力,最终拿出既乎合时代又与众不同的古彩艺术作品。这应该就是段派古彩历久不衰的妙谛。  

  古彩最讲究氛围,无论白地、料地、沙地,大都浓艳簇拥,华彩绕聚,即便其粉彩、赤彩和墨彩亦觉截然相突而类远,虽各相有自己的高贵,但古彩陶瓷绘画的公共审美颇更能邀宠,视觉冲击力也更显强大……如果没有对古代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并不断爆发出强大的创造力,那只能陷入闭环和死结。段茂发教学及创作实践虽有范式但无定法,一切在手摩和心得,自始至终坚持对古彩艺术的文化自信,因而未让数百年传统的古彩瓷艺术形成闭环,而是更加全方位的多维散射。

  笔者虽在景德镇几十年,而且浪迹瓷艺圈,段茂发老教授我仅得缘见过一次,只深留一个“老学究”的标准印象。

  那是一九六三年十月,我刚从学涂菊清老师时,在艺术瓷厂二车间一工段(楼上)的幸遇:六工段有个古彩组,段教授可能是视察古彩生产或看望亲系,顺便由坐在我老师后端的彭竞强先生陪同与涂菊清老师特意交了个照面,而仅在涂老师的画桌旁站了不到十分钟;寒暄客套中,涂老师一再拘谨让坐,但未能留得段教授小坐便鞠礼勉辞。

  彭竟强是段教授的学生,从陶院毕业分配刚来不久。事后据彭竟强解释:段老师说,心里一直想看看涂菊清老师……

  此得便匆匆的一见,或许让段教授一了倾心已久的悬念。而涂老师说,年轻时在南昌瓷艺界就闻听段茂发的大名声,向往仰慕多年;况段茂发比涂菊清年长九岁。无怪乎对段教授,涂老师谨行谒长之礼,而激动之情、惶恐之态久久不能平复。

  ……渐长,笔者才慢慢明白,史上常有文人间相互心仪崇敬,念若知己比邻,却素未谋面,即便寻得匆匆一见,亦能慰藉千里之思,万里之念,或可谓英雄相惜,仅此而已。

  涂、段的历性一见,实乃瓷艺佳话。惜哉尔时,笔者年少无知,呆滞木讷,居然对这样崇德礼贤的大人物无动于衷!对古彩亦更是未懂肃敬!实乃大罪过,而至老自恨不已矣!

  欧阳光的出茧破壁

  在惠婉女史的古彩瓷藏品中,我们高兴地见到欧阳光先生的古彩人物、图案大罐和宽肩长颈鱼篓瓶等:其作派风飚猎猎,格致出茧破壁,相较段派风格,截然左右,泾渭分明。

  多亏在景德镇长期存在风格相异,并驾竞驱的古彩流派,乃能使该艺种活力充沛,精进互携。

  对于欧阳光先生,比较段茂发老教授而言,笔者较为熟悉。

  欧阳光⑦,因与笔者师伯陈先水⑧交情甚笃。在我1964年开春随老师涂菊清搬到莲社路艺术瓷厂行政总部一车间技术组(厂领导昵称小美研室)以后,他们没少在工休时间来我老师处串岗谈艺。他们与我的老师都为一九五九年景德镇第批授于的陶瓷美术设计师。令我惊诧刮目且印象特别深刻的事件是——1964年秋,海派画家唐云、王个簃、朱屺嶦、林枫眠到井冈山体验写生,绕道来景德镇采风联谊。某日在艺术瓷厂行政楼门厅后的小会议室,市文联美协及厂行政邀请了一些艺术家一齐与海派画家笔会,而欧阳光、陈先水居然也在被邀请之列。想必这些画家最起码能代表景德镇的水平,不失景德镇的体面。我因为从早上到下午一直被指定在会议室磨墨侍候,因而能在场目睹细节。(另有记叙不赘)

  自此,我注意到欧阳光与我师伯在国画专业方面的互动,而且他们都破出工艺之格,擅长大写意花鸟,瓷艺界俗称为“大笔头”。我与师伯同住在工人新村前后仅隔几排,偶也见欧阳光去他家做客交流,共同作画。记得欧阳光的飞禽特别是白鹤、天鹅,画得特别神逸,千姿百态,笔墨老辣,不与人同,文气十足。

  由于欧阳光五十年代初亦曾参加建国瓷的绘制,也得到京城来景的大家的指导,又参加了新中国出国展览瓷和赠苏的绘制;更重要的是,欧阳光曾受邀去北京故宫作瓷画半年,故其眼界之开阔,交际之层次不言而喻。然而,他的性格一直内向且不见张扬,即便走路时,也仿佛苦有深思,心无旁骛,目不斜视。我想这或许就是出茧异人的性格,破壁天才的怪癖。

  八十年代中期,笔者在艺术瓷厂美研所工作的几年间,与已退休留用的欧阳光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和平、文平)同所共事,居然很少接触;作为晚辈,偶尔壮着胆子去他的画桌旁拘谨地站上一刻,面对不苟言笑,沉郁孤独的欧阳光老师,只欲赶紧退避。

  那些年,笔者和欧阳光老师都是市政协委员而且都在陶瓷系统委员组参加讨论。笔者“初生牛犊”,往往不揣浅薄,滔滔不绝。而极令我惊奇的是,几年政协会,竟未见过欧阳光老师开言!其城府之深,不可揣测……

  一次,我去朋友高广聪老师家出来,在“夜叉坞”偶然碰见欧阳光老师,他居然高兴地邀请我去他家小坐。可能因为在他府上,是他的主场,欧阳光老师竟然与笔者倾吐诸多无奈,对瓷艺界的时弊龌龊,纵情针砭怒骂,直至声嘶呛咳。表现出大文人的真性情,又映衬出高隐者性格的多重质和矛盾性。可见,他虽然是个忍者,却又是一个具有丰富批判思维的鋭汉铁侠!

  工艺写意 双轨游走

  夏忠勇教授介绍:“欧派(阳光)古彩比较活泼奔放,较多地吸收了绘画。”据笔者自已对欧老的了解,他的写意人物、花鸟绘画特别是大写意中国画,造诣深、修养高,且个人心气也很高;这一切,都融汇于他的“写意绘画型古彩”中。而这,又正是欧阳光在古彩大“场势”的“特殊选择”中的独立状态!

  古彩被公认为陶瓷釉上彩绘之先宗。古彩之人物,山石树木,鸟兽花卉乃至图案,其法度、审美皆尽显己风己貌,独特而异样。为什么古彩会选择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和绘画语言?其语境、语义的综合效应对整个陶瓷绘画审美的影响有几何?古彩画家自身的心性修养,心胸意气的主裁幅度,他们个体审美坐标位置及其独立状态,为什么都指向或关联整个陶瓷彩绘各时代各艺种又独领风骚?要回答如是三问,必须从古彩审美意识和艺术精神的漫长历史传承流变中,作科学的深入研究。

  因为陶瓷古彩本身就是历史性传统工艺,要试图挣脱工艺定式的羁绊,让画家自己的自由构成和写意笔法能在极大范围内为传统工艺所接受包容并得到包括欣赏者在内的全方位认可,实非易事;但欧阳光做到了。以古典主义手法,探寻时代美学标准,彰显现代美学高度, 突破陈式羁囿边界,创造符合自己心目中美学意义的古彩——欧阳光不懈地努力着,他在把握古彩整体色彩效果和整体构架准则上,完全遵从古彩大法,但具体到所要表现的内容包括图案、人物、花卉、翎毛等一切物象,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造形能力,变通为古彩工艺可能兼容的写意笔法甚至掺以谐谑的漫写。这种变通的基础条件,除了因为他对古彩艺术的全部概念精悉稔熟,绘画修养至高,更重要的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攷和艺术逻辑的通晓运用。其实,哲学素养,包括其逻辑运用特别是其核心动能即“批判性”,并不是用来否定一切的大棒,而是用以求证、实践,效法、进取的宝典。欧阳光经长期艰难的磨合梳理,成功的作出“去”与“存”的选择,兼蓄融汇了常人以为不可兼具贯通的古今二法,不动声色地换代更替,成就了欧派信笔写意古彩的非凡。欧阳光的如是选择,应该可作为诠释上述三问个例。

  而且,我们注意到,无论古彩人物或翎毛,主体画面之外,即便是几片云朵辅景,竹叶折枝或小斗方中的茶梅薇兰,丛菊松针,又或者羽禽小兽,草虫夹蝶,若移植到现时国画和现代装饰中,其精彩程度都不会逊于旧时的《芥子园》、《三希堂》法帖秘笈。古彩画面既为“散点”又敢“聚焦”,通景对接,天幕留白,略定基本构图便又追求写意的极致,始终贯穿“古彩本我”的审美理念和设计主张。

图9欧阳光古彩翎禽小斗方图9欧阳光古彩翎禽小斗方

  可以说,欧阳光晚期之创作活动,大都在工艺和写意的双轨中平衡游走,所出之器,实可谓之“文人画风格”的古彩。笔者心悦诚服尊认——欧阳光乃陶瓷美术领域出茧破壁的巨匠。

  所谓出茧破壁,当然既要保持传统古彩的机体本质,又要大胆释放“写意古彩”的活性成份,尽显“我之古彩”魅力。从惠婉女史所藏欧阳光先生的古彩六斗方“人物、翎禽”宽肩长颈鱼篓瓶来释读并确证其“文人画风古彩”,笔者难抑兴奋之情。

图10图10

  该器之六斗方,除两大斗方为人物《美女带子》,四个异型小斗方均为《翎禽》。大斗方内,人物画面清秀淡雅,仕女、童子动态轻盈。斗方外,夹花如意肩,排续须弥脚,通身沙地万花,色彩热烈奔放——双色绣球、福寿茶梅、芙蓉牡丹、百菊牵牛、荷莲水藻、竹叶海棠……满器的大吉祥纹样,信手写来。

  要更好赏析此器,必须并行介绍惠婉女史所藏欧阳光的《五十六子闹元宵》古彩通景人物大罐,因为笔者断定两器实为欧阳光晚年同期所作,其共同的识别度和可比性都很强。我们先看五十六子中的童子形象与美女带子的童子,何其相似乃尔!只是闹元宵大罐的童子更加漫写随意。

图11图11

  细看天真烂漫的五十六个童子,其信笔随意点缀的眉目眼神,均各按童子的情绪投入,交流配合,活泼精灵。他们玩弄刀矛㦸棒,嬉戏龙灯狮舞,挥耍旌旗灯笼,吹奏喇叭唢呐,敲打锣鼓罄钹,燃放焰火鞭爆……在大罐通景画面的中段,有一小检阅台,案前坐着的一个观摩者,悠然拱肘托腮,目酣神醉地享受快乐。我们不由得注视起这个人物的变型夸张的漫写,甚至连其头面的透视关系都乎合现代写意人物绘画要领,结构准确,整体效果  诙谐幽默,全无突兀。

图12大罐局部图12大罐局部

  非但童子,欧阳光的仕女亦有漫写的率意。当我们稍加留意,那带子的美女高贵飘洒的动姿,尽如顾恺之笔下的洛神,芳泽无加;其丰盈凝重的体态,又直似马王堆帛画中那华盖下墩立着的女主人。只是欧阳光刻意漫写,令其朴素雅逸,避其深浓华艳,在满地斗方古彩画境里,中庸妙得,融洽适配。

  中国人物绘画的造型,千余年而至当今又泛及古彩瓷艺,其变化轨迹多有可循,古彩瓷特殊的人物形象具体源出何处,当然无法细确,但它肯定得益于长期多元的吸取。略考中国古代人物绘画,可以归结到中国人物画脉络中颇富时名者确实不少:从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初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卷》、《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八十七神仙卷》, 中唐韩滉《文苑图》,晚唐五代时贯休的《十六罗汉图》,至南宋李唐《圣迹图》《村医图》等等,还真多多少少能寻觅到古彩瓷人物的原型轨迹或文化脉络和多向历史关联,特别是李唐的《村医图》中(图13南宋李唐《村医图》)。

  我们所看到的人物神态,便觉与古彩传承并不遥远,更况乎元明清的借鑑援引;其外,早期的五彩绘画甚至对日本绘画包括浮世绘应该都有实质性影响,而反过来又影响古彩绘画自己且至今可以寻见某些元素的植入运用……这一切庞杂的“云式”人物绘画艺术链,当然是客观既定,关键在于古彩审美观念的跳跃转换,是否能将一切视若同傍。从欧阳光的古彩人物绘画中,我们可以感知到,他便是静以观之,动以待之,轻松惬意,变换性地信手拈来,又糅以画外、物外的精思敏得,作出自己的文化表达,绘就别样的古彩画图。笔者多年所见欧阳光古彩人物作品,虽不谓丰累,而但凡所见,皆为妙逸神器!

  任何艺术都是这样:倘若突破工整严谨的临界中轴点,则归于轴的负值乃或于豪放、洒脱、随意甚至某种丑怪极端。如何把握分寸,以其特别的韵律节奏,毓出相同历史文化背景下“不一样的烟火”,可视作衡度艺术家修养和素质的标尺。欧阳光,坚信传统审美,同时开拓新的审美视野,探寻新的欣赏层面和空间,丰富审美逻辑机制,不断升华自己的古彩;其可贵处,便在于他并非一意孤行钻向负轴,而是尊重多向个性发展,不拘泥保守与创新之争,积极引领古彩艺术的不断创新发展,让我们欣喜地看到现今年轻艺术家多种新型古彩的突出样式。

图14饶晓晴新古彩山水四方剑筒网络图14饶晓晴新古彩山水四方剑筒网络

  对比某些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陶瓷各作的技艺,常有不同地域的类同样式,僵化的因袭效仿,只追求表面形式,为传承而传承,毫无创造思维,有的甚至在不断重复地做“无用功”。……辩而证之,欧阳光的作为、贡献,地位、成就,已赫然于瓷艺史,何其厥功至伟哉!

  肃穆峻拔 虹影接天

  由于笔者人微言轻又远离景德镇有些年,以为这层关系早已被欧阳光老先生淡忘。未曾想,往昔断续的深契,让欧阳光老先生对笔者早已恻目垂注,更或稍有赏识。一九九九年秋,笔者的万粹楼博物才舘开馆半年,欧阳光老先生居然以古稀之龄,孑然只身来到黄山万粹楼。多年没见亦无联系,我不明白他怎么准确地知道我这一切,似乎从天而降,竟没看见有谁随行陪同,令我不可思议到仿若梦幻。见到我,老先生直接从包里掏出裹得严严实实的折半⑨鱼尾瓶——他的力作,古彩通景翎毛花卉《锦绣前程》(图15该器)。老先生匆匆忙忙却郑重其事地告诉我:这是他前几年画的,一直未给别人,动手之初心里就决定是为我画的,又认真地指出画面中的签名夹款,告诉我,他一般不署款……

  我受宠若惊,捧若圣婴,不知所措。可惜当时,万粹楼正同时接待几批重要客人,其中还有一批省外事办陪同的外国友人。当我要留老生生住下以专门悉心侍候,老先生却说有朋友在等候,要一起去泾县买宣纸,不肯逗留也拒绝我安排人员护送,匆匆消失在屯溪老街的人流中,只留下肃穆峻拔的五丈金身,华幢弥罩的接天虹影,令笔者久久怅然若失……更令笔者创痛锥心,懊悔不已的是,总欲下决心去景德镇看望他老人家却始终因奔忙俗业,未能如願;却在五年之后,惊闻老先生仙逝的噩耗!能不哀伤嗟悼,乃至怆惘掩涕?多年来内心常隐阵阵创痛,胸中亏欠愧疚的块垒始终无以消弥……

  老先去携来之器乃其乙亥之作——古彩通景翎毛花卉《锦绣前程》鱼尾瓶,当然是件经典嬗递的尤物,他晚年得意之作,是他心法之集成;其红翎锦鸡绶带灵动的丰姿,塔宇形大红牡丹层叠盎扬的生机,象征欣荣气象,万物皆春,寄托老先对笔者的美好祝福和祈愿,用心良苦。画面中梧桐、湖石,蛱蝶、棠叶,皆不框边线,如大写意水墨国画,而仅以古大绿和古苦绿的浓淡交互,构以矾红古黄,若红翡绿翠,宝气珠光,衬托莹润肥腴的瓷胎,令其古拙的构图和谐纤秀,刚硬的五彩浸透温情;其技法之新颖,美学之开创,展示出无穷的魅力,更昭示出古彩艺术美好的前景。

  二十五年来,该器一直在我的万粹楼展出,受到诸多“古彩崇拜”者的钦羡和高端文化人的美赞。

  景德镇永远的代言人

  一门艺术是否长久地具有文化的创造性,其实无关乎何种领域。古彩瓷绘画简单的坚守,历经多少代人接纳、确立并强化,每一代古彩艺术家都要经历一番甚为高级也较为艰难的抽象到形象的思维升华过程,淘炼至每个古彩艺术家都执着坚定地热衷于它的审美意态,始终以给欣赏者予古彩艺术特有的视觉传达为乐事,为骄傲;这或许就是前述相关古彩独立选择的元动力和牵引链。这种实质性的长久性的文化创造,令古彩艺术门类在陶瓷彩绘艺术领域踞有了不争地的位和至高的话语权。

  古文、古画、古艺都是约契和奠就古彩概念化绘画样式和既定形式美的基因要素;而另一方面,上述一切,又都在长期约束着有破格冲动的古彩艺人,也令不少有变革意识的古彩艺人更加叛逆思变。笔者不欲把这一悖论上升到对艺术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考验的高度来理析,但最起码,只要做学问的艺术家,在瓷艺领域,如段茂发、欧阳光等,都会通过自身的文化积累,对以往和现成艺术不懈努力地变革提升,创造积累更高层次的文化成就。可惜由于文化艺术界包括文史领域缺乏对瓷艺包括古彩大匠们知识结构的全面客观的了解,对他们的文化创造缺乏理论的总结和文献的辑录,有的甚至有误解歧视而刻意勿略甚至偶见贬损性谬评。

  中国的科学技术往往被历史文献忽略,陶瓷生产制造技艺当然亦是如此,而古彩技术理论著论更是寥落星辰。

  如今我们从文化和艺术理论包括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成就的的高度瞻礼他们的古彩艺术,也循迹他们的文化艺术过往,便不难发现和证明他们的伟大。

  段茂发、欧阳光们,文革前后都一贯谨慎地保留着旧派文人名士的风范作派,有着学者大家的矜持高贵;笔者虽与他们面缘殊异,有的仅一面之缘,但在我心目中,他们都那样的型质美好,风度翩翩,乃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他们雄奇崔巍的气质,更重要的寄托存在于他们的古彩绘画的非常层次的文化表达中!

  当我公对这样的瓷艺巨匠有了全面客观的了解,评赞段茂发和欧阳光是陶瓷艺术、古彩艺术的高峰也好,是几百年出一个的大匠也罢,都恰如其分;评价他们是旗帜,是丰碑、是高山,也不为过。他们都堪称陶瓷艺术史柱式人物;都是景德镇当然的,也是永远的代言人。

  段茂发、欧阳光们的地位是人民给的,是历史决定的。不幸的是,段茂发、欧阳光也像民间某些艺术家那样被一些人称为这个“大王”、那个“大王”,这对于作为文人艺术家的段茂发、欧阳光,绝对是文明境界的降维,也给了侫人以口舌;若他们还健在,也一定会因这种俗不可耐的“加被”而脊背发凉。“古彩大王”是对他们的亵渎,追封他们为大师,其实也是对他们的公权绑架,是他们英名之外的累赘。

  历史时代已经把古彩艺术包括历史性高端陶瓷工艺美术“成就者”推至精英化,大匠化,文人化的高度,却不巧撞入了某些巧言乖辩,智讽戾剖的“文艺掮客”的调侃剧本里被涮来涮去而辱没他们的神圣。

  我们可以有观点,但大可不必试图把他们置于“大文豪”的光环下比衬并矮化之,更不可任心魔幻舞而亵渎谤议之。顺带说一句:历史上真正涉艺的大文豪,除了宋徽宗、徐青藤和八大等,能有几人?抛开绘画成就,许多被奉作“大文豪”的“画圣”都未必是。……

  谨以此文,献给永远的古彩瓷艺术及其艺术家!

   注:

    ①清 孙承泽《天府广记》述景泰蓝语;                         

    ②段茂发生于1900年;

    ③轻工业部(景德镇)陶瓷研究所;资料显示,段茂发亦于调陶院前,调部所且为筹办成员之一。

    ④徐焕文老先生对笔者的的口述,2016;

    ⑤引自《景德镇陶瓷学院历史沿革》;

    ⑥“铁边秋纹器”即以铁骨泥作边、脚、肩、耳的纹片釉仿古瓷,胎质粗厚,釉上绘制粗放古彩,以《刀马人》或《凤牡》为主,是生产一线的初级古彩。

    ⑦张志安教授对段茂发古彩点评

    ⑧欧阳光(1927——2004)字恭黄,号西昌逸叟,新建县(今昌北)人。

    ⑨陈先水,(1923——1997)抚州临川人,刷花圣手。与家父少年时(抗战前)在(笔者外公瓷行)邓树记同时学徒的师兄弟,笔者称师伯。

    ⑩析半,即150件(陶瓷行业用以计量瓷器大小规格的专用单位)。

本文作者:万仁辉,仁晖、万粹,祖籍南昌幽兰乡,故号“幽兰居士”;因自建花园徽派古建万粹楼,人称“万粹楼主”。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舘舘员。本文作者:万仁辉,仁晖、万粹,祖籍南昌幽兰乡,故号“幽兰居士”;因自建花园徽派古建万粹楼,人称“万粹楼主”。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舘舘员。

  来源:黄山万粹楼博物舘